
孩子总是坐不住,注意力难以集中,这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扰。其实,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感统失调的问题。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无法有效整合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导致行为、学习、情绪等方面出现障碍。
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多种多样。前庭觉失调的孩子,可能表现为好动不安、平衡感差,上课时难以静坐,总是不自觉地晃动身体;本体觉失调的孩子,则可能动作笨拙,走路易跌倒,精细动作能力受限,比如系鞋带、用筷子等动作不灵活;触觉失调的孩子,可能对某些物体的触觉特别敏感,讨厌被触摸,或者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感统失调并非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如,孩子可能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学习效率低下,因为动作笨拙而难以参与集体活动,因为情绪不稳定而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那么,家长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和运动,如爬行、翻滚、平衡木等,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其次,可以定期进行感统训练,如使用触觉球、滑板等教具,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此外,家长还要注重亲子互动,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安全感。
孩子坐不住,可能是感统失调在“作怪”。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