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发声:5%孩子中招!学习困难、作业拖拉,可能是多动症在作祟!

   2025-10-06 IP属地 河南00
核心提示:专业干预让孩子找回专注力儿童多动障碍(ADHD)近日,央视新闻发布了一则关于儿童多动障碍(ADHD)的报道,其中提到几个关键数据

专业干预让孩子找回专注力

儿童多动障碍(ADHD)

儿童多动障碍(ADHD)

近日,央视新闻发布了一则关于儿童多动障碍(ADHD)的报道,其中提到几个关键数据:

我国多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5%;前来咨询学习困难的儿童中,80%存在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

这些孩子常表现为:上课走神发呆、考试粗心大意、做作业拖拖拉拉、东西丢三落四……

如果您的孩子长期、持续出现这些行为,请一定不要简单归因于“懒惰”或“不听话”——这很可能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表现。

PART.01为什么低年级阶段尤其要重视?

央视报道特别提到:

“一般在小学低龄阶段就会有一定表现,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很多不良习惯,进而进一步加剧学习困难的表象。”

这意味着,早期未能识别和干预ADHD,往往会形成“注意力差 → 学习吃力 → 信心受挫 → 厌学”的恶性循环。

注意力不足

注意力不足

很多孩子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被老师批评、家长责备,长期处于“我很差”的自我认知中,甚至出现焦虑、抵触情绪。

PART.02孩子智商正常,甚至超常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报道中还有一个重要信息: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一般智力正常,个别儿童甚至智商超常。”

这说明,ADHD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大脑执行功能的发展差异。这些孩子不是“不想学好”,而是“暂时做不到”。

一旦通过专业干预改善注意力,很多孩子短期内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就会有明显提升。有家长反馈:“老师说了,我们这个孩子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PART.03科学干预:不是“治病”,而是“赋能”

央视报道明确指出了有效干预的路径:

合理用药 + 注意力训练 + 行为管理

在许多中、重度ADHD案例中,药物可以帮助孩子快速稳定注意力,而行为训练则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自我管理能力。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短期改善与长期发展的平衡。

此外,家庭环境的支持、父母的情绪稳定性、良好的家校沟通同样不可或缺。

注意力不集中干预方案

注意力不集中干预方案

PART.04如何初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专业帮助

如果您发现孩子存在以下持续6个月以上的表现,建议尽早寻求专业评估:

经常粗心犯错、细节注意差;

难以保持注意力在任务或游戏上;

看起来在听,其实心早已飞走;

做事条理性差,任务完成困难;

逃避需要持续用脑的活动(如写作业);

丢三落四,常忘记日常事项。

如果您正在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拖拉磨蹭等问题感到焦虑,欢迎扫码添加我们的专属顾问,获取:

1.免费儿童注意力测评表(专业版);

2.《ADHD家庭干预自评指南》;

3.线上专家答疑机会。

央视都发声了,您还愿意再“等等看”吗

早评估、早干预,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科学对待

我们是“心相伴”

愿陪伴千万家庭走出干预迷雾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文章
  • xinlipa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3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