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作为机构老师,我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感统训练真的有必要吗?不训练会怎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接受感统训练和未接受感统训练的儿童之间的实际差距。
一、什么是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是通过专业设计的活动,帮助儿童更好地整合和处理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感觉信息的能力。它就像是给孩子的神经系统做"健身操"。
二、感统训练儿童VS未训练儿童的六大差距
1. 学习能力差异
训练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长,课堂参与度高,学习效率提升30-50%。
未训练儿童:容易出现分心、坐不住、作业拖拉等现象,影响学习效果。
2. 运动协调性对比
训练儿童:跳绳、拍球等动作协调,平衡能力强,体育课表现优异
未训练儿童:常出现同手同脚、容易跌倒、动作笨拙等情况
3. 情绪管理能力
训练儿童:情绪稳定,挫折承受力强,能较好处理冲突
未训练儿童:易怒、易焦虑,小小挫折就可能引发强烈情绪反应
4. 社交表现
训练儿童:能准确理解社交信号,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朋友较多
未训练儿童:可能出现社交退缩或过度活跃,难以把握人际边界
5. 自理能力
训练儿童: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日常生活技能掌握较快
未训练儿童:生活技能学习较慢,可能需要更多协助
6. 自信心建立
训练儿童:勇于尝试新事物,面对挑战态度积极
未训练儿童:容易因失败而退缩,对新体验感到恐惧
三、为什么差距会越来越大?
感觉统合能力存在"关键发展期"(3-8岁尤为关键)。在这个时期:
- 接受训练的儿童:神经系统得到科学刺激,形成良性循环
- 未接受训练的儿童:可能形成代偿性行为模式,后期矫正难度增加
四、家长可以做什么?
1. 早期观察:注意孩子是否存在感统失调迹象(如特别怕高/不怕高、讨厌某种触感等)
2. 专业评估:3-6岁是黄金评估期,建议进行专业感统测评
3. 家庭训练:每天15-20分钟简单的感统游戏(如平衡木、触觉袋等)
4. 机构配合:针对中重度失调儿童,专业机构训练效果更显著
五、成功案例分享
小明(化名),6岁,训练前:注意力不集中、写字歪扭、拒绝体育课;经过3个月系统感统训练后:能安静完成作业,书法比赛获奖,主动报名参加运动会!
结语
感统训练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就像盖房子需要打好地基一样,感觉统合能力是所有高级认知和运动技能的基础。投资孩子的感统发展,就是投资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