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后,不少家长开始头疼:孩子还沉浸在假期的放松状态,玩游戏、睡懒觉、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种“假期后遗症”其实很正常,但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快速回归学习状态呢?今天就来分享几个实用方法。
逐步调整作息,回归规律生活
假期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作息时间往往被打乱。突然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往往会引发抵触情绪。
建议做法:
不要急于求成,可以每天把睡觉和起床时间往前调整15-30分钟,逐步恢复到上学时的作息。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与孩子一同调整。比如晚上全家一起关掉电视、放下手机,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创设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环境对孩子的状态影响很大。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充满干扰,很难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
建议做法:
整理孩子的书桌,拿走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准备好新学期所需的学习用品;在孩子学习时,保持家里相对安静。一个整洁、安静的学习空间能帮助孩子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安排学习
假期后直接进入高强度的学习,会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建议做法:
刚开始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比如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复习已学知识、预习新内容等,逐步增加难度和时长。第一天回家后可以先完成作业再玩耍,养成“先苦后甜”的好习惯。
有趣过渡,寓教于乐
直接从娱乐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孩子心理上难以适应。
建议做法:
可以选择一些有益智性的活动作为过渡,比如一起玩桌游、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这些活动既有趣味性,又能锻炼思维,是假期娱乐与学校学习之间的良好桥梁。
沟通交流,设定目标
孩子也需要理解为什么要回归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
建议做法:
与孩子谈心,聊聊新学期的期待和计划,帮助孩子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如学习哪些新技能、在哪些科目上争取进步、参与哪些校园活动等。有了目标,孩子学习会更有动力。
温馨提示:
孩子的适应过程需要时间,家长应保持耐心。少些催促,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引导。通常情况下,1-2周内孩子就能逐步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
收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智慧和耐心的引导。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您的孩子顺利过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各位家长,您还有什么帮助孩子收心的好方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