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觉辅助理解训练(6 组)
1.图片配对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准备一些简单故事书的图片,将图片剪成若干部分,如一张图片剪成 3 - 4 块。先给孩子看完整的图片并讲述对应的简单句子,例如“小猫在追老鼠”,然后打乱图片块,让孩子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将图片拼回原状。每次训练使用 3 - 5 张图片,训练时间 10 - 15 分钟。
2.绘本指认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选择一本画面丰富、情节简单的绘本。和孩子一起阅读时,读到某个事物,就引导孩子用手指指向绘本中对应的图案,如读到“树上有一只小鸟”,就拉着孩子的手指向树上的小鸟图案。每次阅读绘本时间 10 - 20 分钟,可重复阅读多次。
3.颜色形状阅读关联训练
操作步骤:准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如红色圆形、蓝色三角形等,以及写有相应描述的卡片,如“红色的圆形”“蓝色的三角形”。先让孩子认识卡片上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将描述卡片与实物卡片打乱,让孩子根据描述找到对应的形状颜色卡片。每次训练 5 - 8 组卡片,时间 10 - 15 分钟。
4.场景图阅读填空训练
操作步骤:制作一些简单场景图,例如公园场景,图中有一些空白区域。准备一些小图片,如长椅、滑梯等。先给孩子讲述场景图的整体内容,然后让孩子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将小图片放到合适的空白区域,并说出对应的句子,如“把长椅放在大树下”。每次训练 1 - 2 个场景图,时间 15 - 20 分钟。
5.实物与文字标签阅读匹配训练
操作步骤:收集一些常见的实物,如杯子、铅笔、玩具汽车等,并制作相应的文字标签。先让孩子认识实物,然后将文字标签和实物打乱,引导孩子将文字标签与对应的实物放在一起,同时读出文字。每次训练 5 - 10 个实物,时间 10 - 15 分钟。
6.视觉序列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准备一些卡片,上面画有按顺序排列的图案,如第一幅画是一颗种子,第二幅画是发芽的幼苗,第三幅画是开花的植物等。先给孩子展示完整的序列并简单讲解,然后打乱顺序,让孩子重新排列卡片并描述顺序背后的故事,如“种子先发芽,然后长成了开花的植物”。每次训练 3 - 5 组序列卡片,时间 10 - 15 分钟。
二、听觉辅助理解训练(6 组)
1.声音与文字对应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收集各种声音素材,如动物叫声(猫叫、狗叫)、交通工具声音(汽车喇叭声、火车轰鸣声)等,以及对应的文字卡片。先播放声音,让孩子听后从文字卡片中找出对应的文字,然后和孩子一起阅读文字卡片上的内容,如“这是猫叫,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每次训练 5 - 8 组声音与文字,时间 10 - 15 分钟。
2.儿歌朗诵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选择一首简单、节奏明快的儿歌,如《小星星》。先播放儿歌音频,让孩子跟着哼唱,然后将儿歌的歌词写在卡片上,逐句教孩子认读歌词,同时结合儿歌的旋律和节奏。每次训练一首儿歌,时间 10 - 20 分钟,可重复训练多次。
3.故事音频跟读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选取一个简短的故事音频,如《三只小猪》。先让孩子听故事音频一遍,然后逐句暂停音频,让孩子跟读刚刚听到的句子。读完后,再完整播放音频让孩子跟着复述。每次训练一个故事,时间 15 - 20 分钟。
4.指令性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家长或老师发出简单的指令,如“拿红色的球”“把书放在桌子上”,同时将指令写在卡片上。先让孩子听指令并执行动作,然后引导孩子认读指令卡片上的文字。每次训练 5 - 10 个指令,时间 10 - 15 分钟。
5.环境音阅读理解训练
操作步骤: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室内、室外、厨房、公园等),和孩子一起聆听环境声音,如风声、水流声、厨房的炊具声等,然后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这些声音,写在卡片上,如“这是风吹树叶的声音”,引导孩子阅读并理解。每次训练 3 - 5 个环境声音,时间 10 - 15 分钟。
6.故事片段填空听力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将一个简短故事分成若干片段,制作成音频。播放故事片段时,在关键处暂停,如“小兔子去森林里采( )”,让孩子根据听到的内容从几个给定的词语卡片中选择合适的填空,并读出完整句子。每次训练一个故事,时间 10 - 15 分钟。
三、互动式阅读训练(6 组)
1.角色扮演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选择一个简单的故事,如《小红帽》。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读出角色的台词。例如,家长扮演小红帽,孩子扮演大灰狼,读到相应部分时,家长说“我要去看外婆”,孩子说“哈哈,我要吃了你”。每次训练表演一个故事,时间 20 - 30 分钟。
2.问答式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阅读一篇短文或故事后,家长或老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让孩子在文中找到答案并回答。开始时问题可以比较直接,随着孩子能力提升逐渐增加难度,如推理类问题。每次训练 1 - 2 篇阅读材料,问答时间 10 - 15 分钟。
3.接力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和孩子一起阅读一篇较长的文章,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家长先读第一段,然后孩子读第二段,依次轮流,读完后简单讨论文章内容。每次训练 1 - 2 篇文章,阅读时间 15 - 20 分钟。
4.故事创作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给出一个故事开头,如“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住着一只小蝴蝶”,然后让孩子接着往下编故事,家长可以将孩子创作的内容写下来,和孩子一起阅读并修改完善。每次训练创作 1 - 2 个故事,时间 20 - 30 分钟。
5.小组分享阅读训练(如果有条件可多人进行)
操作步骤:组织 2 - 3 个孩子一起阅读同一本书或故事。读完后,每个孩子轮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或者对故事的理解。分享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互相提问和交流。每次训练阅读 1 - 2 个故事,分享时间 20 - 30 分钟。
6.情景模拟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根据一个故事或阅读材料中的情景进行模拟布置,如故事中是在超市购物的场景,就用玩具和道具布置一个简易超市。让孩子在模拟场景中按照故事中的情节行动,并说出相应的台词或描述。每次训练 1 - 2 个情景,时间 20 - 30 分钟。
四、结构化阅读训练(6 组)
1.表格填空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例如关于动物的表格,有动物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栏目。选择一些关于动物的短文,让孩子阅读后将相关信息填入表格。每次训练 2 - 3 篇短文,时间 15 - 20 分钟。
2.流程图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绘制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如制作蛋糕的流程(准备材料 - 搅拌 - 烤制 - 装饰)。提供一篇关于制作蛋糕的短文,让孩子阅读后将短文内容与流程图对应,并用文字描述每个步骤。每次训练 1 - 2 个流程图和短文,时间 15 - 20 分钟。
3.思维导图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以一个主题(如“我的家”)制作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有房间、家人、家具等分支。让孩子阅读一篇关于家的短文,然后将短文中的信息添加到思维导图相应分支上,并进行简单讲解。每次训练 1 - 2 个思维导图和短文,时间 20 - 30 分钟。
4.步骤卡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准备一些步骤卡,如洗手的步骤(湿手 - 抹肥皂 - 搓手心手背 - 冲洗 - 擦干),卡片上有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让孩子阅读步骤卡后,按照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说出每一步的文字内容。每次训练 2 - 3 组步骤卡,时间 10 - 15 分钟。
5.分类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提供一些物品或概念的卡片,如水果类(苹果、香蕉)、蔬菜类(胡萝卜、西兰花)、交通工具类(汽车、飞机)等,以及一些相关的短文。让孩子阅读短文后,将卡片按照短文内容进行分类,如短文是关于水果的,就把水果类卡片挑出来。每次训练 1 - 2 篇短文,时间 15 - 20 分钟。
6.框架式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给出一个故事框架,如“故事的主人公是( ),他去了( )地方,遇到了( )事情”。让孩子阅读一篇故事后,将故事内容填入框架中,然后根据框架复述故事。每次训练 1 - 2 个框架和故事,时间 15 - 20 分钟。
五、重复强化阅读训练(6 组)
1.每日故事复读训练
操作步骤:每天选择一个简短的故事,在固定时间给孩子阅读。读完后,第二天再次阅读同一故事,让孩子尝试跟着复述更多内容。连续重复阅读这个故事 3 - 5 天,每次阅读时间 10 - 15 分钟。
2.高频词汇重复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挑选一些在阅读材料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写在卡片上。每天让孩子认读这些卡片,同时用这些词汇组成简单的句子进行阅读练习,如“我有一个苹果”“这是一本书”。每次训练 5 - 10 个词汇,时间 10 - 15 分钟。
3.段落重复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选择一篇文章,将其分成若干段落。让孩子逐段阅读,每读完一段,重复阅读 2 - 3 遍,然后再阅读下一段。读完后,整体回顾文章内容。每次训练 1 - 2 篇文章,时间 15 - 20 分钟。
4.错误纠正重复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如读错字、读破句等,及时纠正后,让孩子重复阅读错误部分 3 - 5 遍,然后继续阅读后面的内容。每次训练一篇文章,时间根据孩子阅读情况而定,一般 10 - 20 分钟。
5.主题重复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确定一个主题,如“动物”,选择多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周),持续让孩子阅读这些文章,每次阅读后进行简单讨论或提问。每次阅读时间 10 - 15 分钟,一周内进行 5 - 7 次阅读训练。
6.模仿阅读训练
操作步骤:家长或老师以一种特定的语调、节奏阅读一篇文章,让孩子模仿这种方式进行阅读。可以先让孩子听几次示范阅读,然后再模仿。每次训练 1 - 2 篇文章,时间 10 - 1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