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中听到一个很扎心的故事:
	    一个女孩跟男孩相恋十年,从20岁到30岁,最好的青春都给了彼此,两个人从异地到异国,坚持了很长时间。
	    可是在即将结婚时,男生突然对女生说:“我已经对你没有感觉了,如果你还想跟我结婚,我愿意,但是我给你付出的也只有时间罢了。”
	    女生很难接受,她也不知道如何抉择。
	    一边是真心付出的10年的感情,一边是男生的厌倦和不爱。
	    放弃了不舍得10年的付出,继续又无法得到男生的真心。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愿意分开,或者不愿意接受分手,都是不愿意放弃多年的付出。
	    沉没成本让很多人抗拒面对这些损失。
	    恋爱中最大的坑就是无法面对感情的损失,选择自欺欺人。
	    01
	    分手的痛苦
	    1、损失厌恶感
	    损失厌恶效应是指,人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受,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
	    比如你今天丢了100元钱,可能需要再捡到200元才能缓解你内心的痛苦和难过。
	    人都有损失厌恶感,失去一件事物,人会产生强烈的失去感。
	    人在失恋以后,会陷入一种不敢面对失去的情绪,就像是你快要陷入沼泽之地,你越害怕越挣扎,然后越陷越深。
	    你不想面对的不是你失去的恋人,而是失去的痛苦。
	    2、关系破裂的害怕
	    人是群居动物,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依赖母亲,你会发现如果婴儿脱离母亲会产生很多危险,所以婴儿和母亲之间产生很多情感依赖。
	    孩童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当人成年以后,寻找伴侣时,你们都在寻找与自己父母相同的人,让伴侣继续满足你的需求。
	    而分手就意味着你的内在需求暂时无法被满足,你又回到了无助的小孩的状态,内心会产生很大的恐惧感,疯狂的想要通过外界的事物来满足内心的空虚。
	    你甚至会通过哭闹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缓解自己分离带来的痛苦。
	    02
	    走出失恋的泥潭
	    分手并不是一件坏事,有时及时地分手是对过往错误的纠正。
	    《失恋三十三天》中说:失恋可能只是因为失去了一种习惯。相对于失恋的痛苦,如何走出失恋更重要。
	    1、不要把自己当做受害者
	    很多人在分手以后,都会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所以才会被分手,她才会离开你。
	    甚至很多人会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这种“受害者有罪论”会让人更加崩溃,陷入一种:“分手——我有错——我有罪——我不配得到爱情”的怪圈。
	    其实,分手并不全是你的错,也不代表你的失败。
	    一段感情的分开说明你们并不是合适的人,而分开是为了迎接更好的爱情。
	    如果你已经分手,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更不要怀疑为什么是自己。
	    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分手,只是你恰好遇到了。
	    2、信心重建
	    分手以后有一段时间不相信自己,怀疑自己不被喜欢。
	    一直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你未来的成长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一个人的自信,由两方面构成,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如果外界对你有不好的评价,并不代表你不好,你需要从自己内心建立自信,相信自己。
	    你需要的就是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你的朋友和自己对自身的评价。
	    有时候,人去接受痛苦和失去反而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与其一直回避不如把勇敢面对。
	    勇敢面对失去的一切,不必因为受伤而害怕去爱。

 
  



